灵武中文网 >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233章 我发现你有点离谱啊

第233章 我发现你有点离谱啊

作者:朝着阳光追梦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灵武中文网 www.05zw.net,最快更新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马玉恒终于露出得意的笑容。

    似乎心里想着,小样终于被我折服了吧!

    “不管你觉得简不简单,反正我是觉得挺简单的。”

    “这台仪器我也才学不到两年。”他说出了一句很容易挨打的话。

    听着,陆时羡竟然听出一种“不要你觉得,只要我觉得”的意思。

    他的血压值顿时就起来了。

    虽然有接触时间长短的缘故,但他依然在心里佩服这位老教授。

    其实很多人到达了一定的年龄或者地位之后,就不愿意去学习了。

    活到老学到老在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句口号。

    紧接着,在马玉恒的亲自示范下,陆时羡进行了几个简单的流式细胞术操作。

    虽然还不熟练,但好歹操作步骤已经是清楚了。

    马玉恒离开之后,陆时羡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去熟悉仪器。

    因为没有用正式实验的材料,除了一些常用的实验消耗,并没有使用太多的花费。

    这天晚上,陆时羡第一次准时在十点进入睡眠。

    第二天,他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实验室。

    今天是最关键的一天了。

    他深呼一口气,压制住自己有些蠢蠢欲动的心。

    在结果还没出来之前,一刻都不能放松!

    他开始进行最后的正式实验。

    将前面准备好的处于炎症条件下的t细胞进行特异性荧光染色。

    随后被侧细胞在鞘液压力下高速射出。

    这一切都在仪器中发生,只在瞬息之中。

    陆时羡只能依靠他的想象去了解。

    他最后选择了前向散射光。

    据马玉恒介绍,这种散射光可以作为阈值在排除被测细胞周围的碎片及小颗粒,减少了干扰,提高了检测精度。

    前向散射光与荧光信号在发射器中飞射而出,在所有被测细胞上扫过。

    就像天眼雷达一样,此时在t细胞发生的一切都完整地转化成电信号传入到信息处理系统。

    此时,他不得不感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如果没有这个技术的出现,他就算将眼睛看瞎也得不到这样的成果和效率。

    轻轻按下数据显示的按钮。

    陆时羡的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接下来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他这么多天的努力究竟有没有白费。

    他真的为这个结果,付出了太多太多。

    哪怕是运气也该眷顾一下努力的人了吧!

    他是无神论者!

    可这一刻他依然忍不住在心中不断祈祷。

    成不成就在这个时候了!

    给爸爸出啊!

    出来吧!

    随着指尖按动,只见到计算机屏幕上。

    单参数直方图里显示着一样散射光或者荧光强度颗粒的数量。

    双参数散点图上,两个坐标轴分别代表着被测细胞的两个测量参数。

    这是最重要的数据之一。

    根据这两个参数,就能确定测定细胞在图上的表达位置。

    此时,排除一些明显的误差点。

    几乎所有的图表都表明炎症条件下,t细胞进行表达之后活化和促炎功能产生了一种规律性的变化。

    与此同时,那条神奇的曲线居然惊人地再次重现了!

    这意味着它是可以进行重复实验而证实的生物规律。

    而马玉恒早就在之前告诉他,目前在2010年,炎症条件下的免疫表达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很少人会将目光聚集在这个特定的条件之下。

    陆时羡的心脏忽然扑通扑通地剧烈跳动起来。

    我滴个乖乖!

    说不定这次真的要发达了!

    他虽然在脑海中想象过很多次这个情景发生的时候。

    可当它真正出现时,陆时羡还是忍不住激动非常。

    快速处理好身上的东西,陆时羡冲出实验室,再次给马玉恒打电话。

    马玉恒最近没什么事情,电话接的很快。

    几乎就在刚接通的瞬间,就听到话筒里传来的声音。

    “马教授,我的实验成功了!”

    “这次的结果跟我之前偶然发现的曲线几乎一模一样。”

    “它是能够被重复证实的生物规律!”

    陆时羡此时的嗓门出奇的大,吼的马玉恒耳朵几乎都要震聋了。

    但他反而露出惊喜而又震撼的表情。

    “你在实验室等着,我马上过来。”

    马玉恒顾不上穿上外套,直接就往实验室冲去。

    走在路上,他的心里依然始终平复不了。

    其实他对于陆时羡能发现什么成果是不抱什么希望的。

    如果新发现真的有那么容易找到,那就不会存在那么多世界未解之谜了。

    科研也就不是一条孤独而又光荣的路了。

    因为,实验中的数据偶然性真的特别大。

    有些看起来非常具有规律性的一组数据,但其实是经过无数次排列组合,最后才幸运地出现在你面前。

    当你满怀期待地进行研究后,却只能发现它只是毫无关联的两种东西。

    这种事情,马玉恒已经看过太多次了。

    别说是学生和教授,哪怕是已经功成名就的权威大牛,也曾多次受到这个巧合的嘲弄。

    如果硬要说的话,大概数十万次巧合里,才会出现一次答案。

    当然,如果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这个概率会被大大增强。

    所以,他也愈发为陆时羡的发现而震惊。

    飞速来到实验室。

    这次,马玉恒花了两分钟。

    较之前,效率提升了80%。

    穿上白大褂,来不及寒暄,他直接朝陆时羡问道:“数据在哪?给我看一下。”

    陆时羡将已经提前拷贝好数据的硬盘递给他。

    马玉恒坐在实验室里的计算机旁,开始细细查看硬盘上的数据和图表。

    几分钟之后。

    “样本数量足够。”

    “实验数据和曲线具有极好的拟合性!”

    “基本可以确定这确实是一个新发现了。”

    说完这句话,马玉恒像看怪物一样,看向陆时羡。

    “我发现你有点离谱啊!”

    “在哪好像都能鼓捣一些东西出来。”

    “那个国家级课题是一个,后面顾教授让你去参加的挑战杯也是。”

    说完马玉恒又补充了一句:“虽然后面那个层次有点低了,技术含量不是很高。”

    前面,陆时羡正想得意来着,没想到就听到这句话。

    不免有些叫屈:“什么叫层次低了?”

    “好歹也是大挑国家一等奖好吧。”

    虽然他心里也明白,在马玉恒眼里可能确实是如此。

    但怎么说也是自己完全经手的成果。

    不反驳几句怎么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