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中文网 > 我在聊斋写小说 > 第二百零六章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百零六章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灵武中文网 www.05zw.net,最快更新我在聊斋写小说 !

    “顾大人不必担心,此案乃是皇上亲自下旨查办,相信一定会揪出幕后元凶。”

    “对,虽说朝堂难免有争斗,但暗地里找杀手就太让人不耻了。”

    “罢了,今日咱们是来替顾大人道贺的,就不提这些不高兴的事了。”

    “对对对,说点高兴的”

    接下来,一众人变换了话题,尽量聊一些开心的事。

    同时,顾鸣还准备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也就是他所著的诗词集,分别赠给了前来道贺的几个官员。

    陈子白不由笑道:“贤侄,你可得多给我几本,上次你赠给我的被一个老友借走结果,哈哈,要不回来了。”

    “既然陈大人看的上,晚辈岂有不送之理?”

    顾鸣落落大方,拿出十本诗词集递给了陈子白。

    又聊了一会,贺永良与书斋的一众人纷纷赶来,还有接到贴子的一众乡绅也纷至沓来道贺。

    这下,聂鸿书与顾鸣可就没时间坐下聊天了,分头去迎接或招呼客人入座。

    聂小倩、玉儿、杜十娘、苏灵、林小珊、连城等则负责去招呼女眷。

    一时间,高朋满座,欢歌笑语。

    为了活跃气氛,杜十娘还准备了一曲歌舞助兴。

    毕竟她以前可是教司坊的花魁之一,自然是能歌善舞。

    当夜,一番热闹自不必说。

    杯来盏往、琴瑟合鸣、莺歌燕舞。

    顾鸣也在一众人的起哄之下,亲自登场献上了一曲在恩荣宴上唱过的“一剪梅”。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略点眉梢。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唱完之后,便走到桌边牵过聂小倩的手,当众宣布道:“感谢各位大人、各位亲友、各位乡亲父老光临今晚的宴会。

    当然,在此更要感谢我的岳父大人,感谢你老人家的青睐,将掌上明珠许配给小婿。

    在此,小婿向你表达真诚的感谢!”

    说完,顾鸣恭恭敬敬冲着聂鸿书鞠了一躬。

    聂小倩也随之向着父亲行礼。

    “贤婿不必多礼”

    聂鸿书的声音有些哽咽,强忍着即将落下的泪水。

    本来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到了此刻一时间却无从说起。

    “在此,再向大家宣布一件喜事,下个月二十日,不才将与小倩正式完婚,届时还请大家早早前来喝杯喜酒”

    此话一出,一众人顿时沸腾起来。

    虽说这是意料中的事,但之前婚期未定,现在总算定了下来,一众人当然要表示一番道贺。

    “恭喜顾大人,恭喜聂小姐!”

    “提前恭祝顾公子与聂小姐新婚大喜,早生贵子!”

    “恭喜聂大人正式高升泰山大人”

    一时间,人声鼎沸,各种恭贺声不绝于耳。

    “多谢诸位,多谢诸位,聂某不善言辞,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全在酒里了”

    聂鸿书一杯接一杯,也不知喝了多少杯。

    喝到最后

    只能被人抬出酒楼。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心里高兴嘛。

    将岳父大人送回家里安顿好,顾鸣方才与聂小倩一起回到小院。

    二人一到家,婴宁便亲亲热热奔了过来。

    “玉儿,玉儿,打点水来洗脸”

    顾鸣下意识喝了一句。

    聂小倩一脸无语:“顾郎,玉儿不是留在县衙了么,”

    “呃看我这记性”

    顾鸣不好意思地拍了拍额头。

    因为岳父大人喝的有点多,所以他主动让玉儿留在县衙陪着刘妈照料一下。

    “我去打水,看你浑身酒气,也不知喝了多少”

    聂小倩忍不住嗔了一句。

    “没办法呀,那么多人,总不能顾此失彼。”

    今晚顾鸣喝的的确有点多,可以说是来者不拒。换作平常人早躺下了,好在他体质过硬,抗的住。

    只是,酒劲上冲,脑子多少还是有一点晕呼呼的。

    聂小倩虽然也喝了几杯,不过影响倒不大,只是脸色看起来分外晕红。

    过了一会,聂小倩打过水来,温温柔柔替顾鸣擦着脸。

    擦完脸,二人相拥着坐在院中,吹着夜风,听着彼此的心跳,感受着彼此的体温。

    “顾郎”

    “嗯?”

    “顾郎我想吟诗给你听。”

    “好啊!”

    顾鸣偏过头,静静地看着聂小倩。

    随之,聂小倩便开始轻声吟了起来:“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听完,顾鸣愣了愣神,随之伸手捏了下聂小倩的鼻尖:“我还以为你要吟你作的诗,结果却是我写的”

    “可我喜欢这首词,因为,这是你在信中写给我的。”

    顾鸣心里柔柔的,忍不住轻轻摩挲着聂小倩的脸庞:“你要喜欢,以后到了京城我每封信都给你附上一首诗词。”

    聂小倩眼睛一亮:“真的?说话算话?”

    “大胆小娘子,竟敢质疑本官!该当何罪?”

    “大人,民女冤枉啊唔嗯”

    审案就好好审案嘛,真的是。

    许久后。

    二人终于又开始好好聊天。

    “对了顾郎,我想起来一件事,会不会是皇上对你太好了,所以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将你视为眼中钉?”

    “不排除这个可能。”

    “那就好办了呀,你仔细想想,皇上提拔你之后,对谁影响最大?

    比如说,你抢了某人的官位,或者是威胁到某人的官位之类?”

    顾鸣苦笑着摇了摇头:“我现在对朝中的势力分布,关关系系了解的并不多,又哪里知道对谁影响最大?”

    “嗯,没事,等你以后回京了可以慢慢查。

    不过话说回来,皇上如此重用你,你觉得是好事还是坏事?”

    顾鸣想了想,道:“这事不好说,凡事都有双面性。站在我的角度来说,或许是好事,毕竟按照原有的规矩,新科状元一般官封从六品。

    我这一下就跨过了六品与从五品两级。

    但,正如你所说的那样,如此一来必然就会影响到一些人。

    或许有人已经盯着这个官位很久了,结果一下被我给占了,心里自然不喜。

    但,就算真是这样,对方也不敢对我下手。

    就算他成功了,但同时也会成为最大的嫌疑人,必将面临朝廷的严查,我想,怕是没有人会这么傻。

    其实这件事,在我想来应该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恐怕刑部很难揪出真正的元凶。”

    聂小倩有些担忧道:“那该怎么办才好?总不能一直留着个隐患吧?就算你有实力,但对方躲在暗处,天知道耍些什么阴谋诡计。”

    “无妨,等我回京之后再说,现在根本没有头绪,想也是白想。

    总之你放心,对方只要不死心的话,总会露出马脚来。”

    “嗯,但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我会小心的”

    实际上,顾鸣有一种直觉,幕后的元凶有可能不是朝中大臣。

    要知道,行刺朝廷命官可是重罪,更不要说他还是深受皇上重用的新科状元。

    一旦被查到,后果相当严重。

    明知如此,对方依然还是找来江湖杀手,甚至买通侍卫作内应,此行径简直可以说是肆无忌惮,似乎一点都不担心被查到。

    这就说明,对方要么是个疯子这个可能太小,毕竟对方的计划还是比较周密的,不像是疯子行径。

    要么,就是权势大到满朝文武都不放在眼中。

    而且也不容易让人怀疑到其头上。

    但,别人不怀疑,不代表顾鸣不会怀疑。

    这个人会不会是护国法丈?

    虽说顾鸣这次入京二人没有见过面,但顾鸣相信,他早就被那老妖给暗中盯上了。

    毕竟,会试、殿试之时皆有异象出现,那老妖不可能说一点都不知情。

    而且辛九娘也提醒过他,让他多加小心。

    只是,顾鸣有点想不通的是,假如是那老妖暗中下的黑手,又怎么会找几个普通杀手,而不是懂得法术的高人?

    是一次试探?试探他的深浅。

    还是说,给他一个下马威?

    也或是提出一个警告?

    这一切,怕是只有回京之后才能慢慢揭晓。

    虽说那老妖实力不俗,但顾鸣现在也非吴下阿蒙,实力突飞猛进,就算不是那老妖的对手,但也不至于无还手之力。

    而且在皇城内,顾鸣相信,那老妖的实力必将受限。

    说不定,根本不敢轻易在皇城内现出原形。

    总之,顾鸣已经暗自决定,回京上任之后,必须要找机会主动出击,绝不能让那老妖给牵着鼻子走。

    就算一时半会收拾不了这老妖,至少也要达到某种平衡,让那老妖有所忌惮。

    第二天,顾鸣便开始忙碌起来。

    各种应酬且不必说。

    首先,写了一封书信,信中写明了自己大婚的消息与日期,以及未婚妻的相关资料交由县衙代传京城,先呈翰林院上级,再由上级转呈朝廷。

    这是必不可少的规矩,特别是五品及以上的官员更得呈报。

    按当朝规矩,凡一至五品官员皆授以诰命,其母亲或夫人从夫品级,比如一品大臣,其夫人便可称之为“一品诰命夫人”。

    不过,诰命夫人只是一个通称。

    按照其子或其夫不同的官品,比如像首辅大臣这类的一品重臣,其夫人一般册封为国夫人。

    此为一品。

    二品为郡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

    册封为诰命夫人可不仅仅只是一种荣光,还要领取朝廷俸禄以及彰显身份的专有服饰。

    遇上宫内有什么重大庆典,也会邀请一些诰命夫人入宫参与。

    受到册封固然是无比风光的一件事,走到外面也更加受人尊重。

    但,也要多多注意自身言行举止。

    假如胡乱干扰政事,或是家事不兴,一旦被人举报并查实,便有可能会被剥夺诰命夫人的身份。

    传了信,接下来顾鸣还得定制喜贴、买家具、准备婚房用品等等与成亲相关的事务。

    红楼梦第三册的手稿也交由刘德化,让其开始印刷。

    还有状元府的规划与修建、现居小院中的布置、接收县衙划分的皇上亲口封赏的田地

    总之,忙得团团转。

    经历了上次的行刺事件,顾鸣提高了警惕,尽其所能在小院中布置了一个小阵法,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数。

    此阵虽不能杀敌,但却能够起到困敌之效。

    连续忙碌了几天之后,顾鸣抽空去了一趟兰若寺。

    站在山下,便能感受到一种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气氛。

    以前,抬眼看向兰若寺方向,总有一种阴沉沉的感觉,现在,变得明朗多了。

    山道也清理的干干净净,两边的杂草也变得整齐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阴森森的。

    拾阶而上,一路走到庙前。

    此时的兰若寺已经焕然一新,虽然还在修建中,但却不见了以前的那种处处断亘残壁的荒凉。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生与一种欣欣向荣。

    大殿、偏殿、厢房,已经初具雏形,框架已经搭起来了,至少有数十个工匠分散在四周忙忙碌碌。

    之前的南院倒没有全部推倒,其中有几间相对完好的厢房已经修缮一新。

    工地上,一个年轻和尚混在一堆工人中间,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十方!”

    顾鸣微笑着唤了一声。

    十方愣了愣,转头一看,不由笑嘻嘻跑了过来。

    “阿弥陀佛,顾大人,好久不见了。”

    “行了,你是出家人,别大人大人的。”

    “那还是叫你顾公子好了”

    出家人一般称百姓为施主,但遇上官府中人,大多还是会称呼其官名,或是大人之类以示尊敬。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当年佛家大兴,广开其门收纳弟子或是信徒,其风头甚至隐隐盖过朝廷。

    许多贫苦百姓为了逃避兵役,或是不想在家过苦日子,便纷纷跑到寺院出家或是当个俗家弟子什么的。

    每天里不用干活,念念经什么的就有饭吃。

    而且,当时的各个寺庙皆有大量田产,且不用向朝廷上交一颗粮食,也不用纳一文的税。

    不说富的流油,但那日子比起普通百姓来不知好了多少倍。

    甚至还有不少朝廷钦犯也跑到寺庙里出家,佛家不是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

    一旦出了家,便说什么前尘往事了如云烟不管以前犯下了多么滔天的大罪,也能借此机会逃脱罪责。

    时间一长,朝廷终于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粮收不齐,因为很多田地都是寺院的。兵源严重不足,收到的赋税一年比一年少

    在这般情况之下,朝廷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乎,便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清理行动

    最终收到了巨大的成效。

    包括道家在内,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总之,对于朝廷来说,任何势力的存在都不允许威及到皇权的根基与威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出家人也不例外。

    之后,朝廷推出了度碟制,凡出家人必须持有朝廷统一制发的度牒。如此,官府便能行之有效地掌控出家人的数量,便于统一管理。

    既然纳入了官府的管理范围,佛、道两家自然便会经常与官府打交道。

    称呼上,大多也会与普通百姓区别开来

    [感谢各位订阅、投票、打赏的书友,这里再说明一下,自上架之后至今,收费章节最少都是3000起,有的章节4000多甚至5000多字。

    因此,就算两更,也相当别人家2000字一更的三更四更,所以不要说三郎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