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中文网 >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灵武中文网 www.05zw.net,最快更新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

    第七十二章

    余乐出了门,外面温度并不比屋里低,滑雪馆空间太大,保持雪面温度需要很大功率制冷,今日里又来了那么多观众,除了下面五层,一直到顶一圈圈都站着人。

    预赛时候余乐就发现,雪面感觉很不好,本该松软雪坡融化后结了冰,脚感比较硬,滑在上面会有明显起伏感。

    这样并不利于选手发挥。

    所以余乐出去时候,就看见工作人员在平整赛道,尤其是跳台下面落地部分,尽量避免运动员落地失误可能导致受伤。

    雪道没有整理好,比赛就不能开始,余乐站在孙毅身后不远,两人连个眼神上对视都没有。

    等到出发点裁判手里对讲机一响起来,孙毅这才侧过身看了余乐一眼。

    滑雪镜挡住了眼睛,本应该无法分清那张脸上神情,但就是孙毅抬头撩起下巴瞬间,余乐感受到了对方挑战。

    下一秒,孙毅将头转过去,正滑下了雪道。

    初初速度不快,所以孙毅为了加速,便朝着雪道旁滑出。

    在靠近雪道边缘位置特意设置了一个半圆弧形,就是为了让选手有一个加速平台。

    孙毅是滑u型场,能够更好地借助这个道具加速,他滑到u形边缘顶端,再惯性落下时候,速度瞬间增加了5迈以上,然后便朝着他挑战道具冲了过去。

    侧面上台。

    没有技巧。

    但在上台后有一个桥上跳,从右前侧站立,变成了左前侧站立,转眼间就来到了平桥尾端。

    放弃了上桥技巧,是为了在下桥做动作吗?

    余乐有见过孙毅完成过这套动作450度下桥。

    现在可是决赛,孙毅要做了吧?

    这样想法刚刚出现,就看见孙毅保守地用了一个270°下桥,完成了他第一个街区挑战。

    唔……是因为决赛更加谨慎?

    还是因为初速度还有点不够?

    只是看比赛,余乐很难去判断孙毅此刻做出这个选择原因,他目光追着孙毅身影,看着他往第二街区滑去。

    看这方向……毫无疑问,他要挑战“墙”!

    作为这次比赛最特殊道具,“墙”存在感始终很强,而且毫无疑问,裁判都很希望选手行不行都去挑战一下这个道具。

    但到了目前为止,已经比完8名选手,只有两名选手用最简单方式过“墙”。

    如果要形容“简单方式”是什么,首先就要说一下第二街区设计。

    在这个街区有三座桥,最左侧是最简单平桥,很短,只有三米长,很难在上面做太多技巧,选择这个桥选手就像是已经放弃在这个街区拿更高分数。

    在最右侧道具相对难一点,是一个带着一点梯形设计风格,上桥处大概有3米长,倾斜度在8°左右,这个部分结束,马上就是一个半米长,倾斜度达到20度连接部分。如果滑下来,下半截就是角度与上半截完全平行三米平桥。整体难度比平桥高,又不如彩虹桥,是更多决赛选手喜欢挑战道具。但这个桥也避开了“墙”。

    于是,就剩下中间那座桥了。

    正对着墙正中间,是一截断了桥,与右侧桥角度和长度完全一样,但没有连接部分,所以选手需要在挑战这座桥时候完成一个跳跃动作,顺利抵达桥尾,就可以挑战那面“墙”了。

    “墙”和桥尾大概有十米间隔长度,在这段距离里,有一个平滑向上弧度,最终堆出一个三米高跳台,而“墙”就立在跳台正上方,就像祭坛,“墙”是摆在上面“鼎”,醒目巍峨,还有些许神圣。

    选手必须飞跃过去,才算是完成了“墙”挑战。

    在这个过程里,肯定不能有失误,而且一定要保持足够速度,否则根本冲不上跳台,就更不要说去挑战在那基础上还高出半米红色“墙”。

    这是一个就算不玩花样儿,都很难设计。

    明明白白就将优秀选手,和一般选手区分开来。

    孙毅作为一名优秀国家队员,国内在这个运动项目上数一数二高手,他必须,也不得不去挑战这个“墙”。

    不是只有余乐一个人在刷裁判“难度储备”,作为才兼项不久孙毅,他也有这个任务。

    孙毅必须选择一个正确,让裁判满意方式过墙。

    他笔直朝着中间桥滑过去,正面雪台上桥。

    好!

    这就是他正确方式!

    因为在他以前两名选手,他们直接放弃了这座断桥前半截,利用侧面平台直接空降到后半截桥上。

    这样他们就不用完成桥上跳跃可能失误。

    桥上经历距离也就只有三米。

    这正是一种取巧,最简单方法。

    孙毅当然不能和其他人一样,他骄傲也不允许他比那些二流选手滑还差,因而从预赛开始,孙毅就理所当然地选择从前半截上桥,完整挑战这个街区,或者说是整个赛场,最难设计。

    从正门上桥,滑过三米,然后凌空一跳,平稳落在后半截桥上。

    落地。

    桥部分挑战结束,没有任何技巧,但也没有失误。

    一个不功不过选择,却让孙毅成功累积了挑战“墙”速度。

    他“唰”一声,朝着三米雪台滑上去,直至冲到最高处,惯性将他抛出一米多高,他翻腾一周,飞过红墙。

    雪花缤纷,身影矫健。

    消失在余乐视野里,朝着第一个跳台区疾驰而去。

    余乐暗自点头,孙毅确实拿出了他能力,这也正是华国目前在这个项目上,能够做到水平。

    就算余乐去做,也就……比他好一点点?

    哈哈哈。

    余乐看过孙毅发挥,顿时有了信心。

    他很喜欢玩街区,尤其在设计出了这样一个道具后,余乐就像个孩子,对那面“墙”由衷喜爱,简直玩乐不思蜀,鼓捣出了不少东西。

    并不都是能拿分,但在比赛里,余乐肯定会选择拿分动作,所以不出意外话,他在这街区分数应该会比孙毅高。

    分神功夫,孙毅已经滑看不见了,街区表现不知道怎么样,但余乐通过掌声可以确认,孙毅今天状态应该不错,第一轮好像没有出现失误。

    失望?

    好吧,有点。

    但总是期待对手失败,而没有自信,那就不是余乐。

    他念头很快就收了回来,踩着滑雪板来到旗门前,蹲下去又起来,反复三次。

    好了!

    杂念统统收!

    好好比赛!

    第一轮拿个高分,后面才敢浪啊!

    余乐,冲鸭!

    “准备,出发!”

    就在孙毅滑下去不久,出发点裁判在余乐耳边大喊着。

    余乐深呼吸一口气,滑了下去。

    同样,正滑出发,和孙毅一样,他起步时候,同样借助了边缘处弧形设计。

    这没有什么好犹豫,越是优秀运动员,越是追求速度,也越是能够在高速下完成更高难度技巧。

    畏首畏尾永远无法在坡面障碍技巧这项运动上,称王称霸。

    余乐靠着弧形设计加大速度,然后就朝着第一个街区最左侧六米长平桥滑去。

    “唰”声响很过瘾,余乐喜欢这样视野一荡,速度就增加感觉。

    一切都刚刚好。

    是他习惯,面对眼前那座桥速度。

    滑到面前,往上一跳。

    270°,侧面上桥!

    余乐从容立于桥上,在身体挺直过程里,轻松地对抗着旋转惯性。

    七米长度,转瞬过去。

    在看见尽头瞬间,余乐左转270°,下桥。

    麻花上下桥!!

    又来了!

    余乐麻花技巧施展非常轻松,他可以完美地处理不同旋转惯性,只能说他旋转能力和平衡天赋太强了!

    “嗷嗷嗷嗷嗷!”远处传来大叫声在耳边不断回荡,室内赛场更是让这声音变得很清晰。

    余乐是没工夫多想,但只要他分神,他就知道这是程文海大叫声。

    “余乐!加油!”而这声大喊来自徐辉。

    老成稳重前跳水队一哥,在赛场上就是个热血青年,他很喜欢在大赛里为自己队友大声加油,当然也喜欢别人为他大喊。

    还有更多声音响起,余乐无法分辨,也无瑕分辨。

    因为他接下来就要挑战这整个赛道最难部分。

    断桥和墙。

    没问题!

    这段时间他已经把这个部分滑了无数次,在预赛也发挥很好,没理由决赛出现问题。

    余乐,集中注意力!不要胡思乱想!

    上!

    干就完事了!

    深吸一口气,余乐对着“断桥”笔直滑了过去。

    正面,雪台上桥。

    右前侧站立。

    对!

    他同样没有用技巧。

    他已经不是坡面障碍技巧新人,哪怕知道自己拼一拼也可以做到技巧上桥,但没必要。

    因为优秀运动员,在比赛里必须要脑袋清醒,必须要懂取舍。

    他最大任务是挑战前面那面“墙”,而不是在“墙”前面跌倒。

    所以,正确地判断自己能力,分配技巧难度,才是一名优秀坡面障碍技巧选手,应该做事。

    但是!

    当余乐轻松滑过“断桥”前半截三米部分,再即将滑下去瞬间,余乐动了。

    他跳起了!

    同时拧动身体!

    180°桥上跳。

    “嘭!”

    滑雪板与后半截“断桥”碰撞。

    余乐稳稳地立在了桥上。

    一个技巧。

    完成。

    同时也是今天,第一个在“墙”前面,敢于完成技巧选手。

    什么?

    不是前一刻才说,怕倒在“墙”前面,所以不能做技巧吗?这不是技巧是什么?

    余乐必须表示抱歉。

    这不是技巧啊,这哪里是技巧了,在他看来,这就不是技巧。

    桥上跳而已,去问问国家集训队人,他是不是上桥第一天就敢做了?而且再问问国家队里那些酸唧唧队员,他是不是桥上跳很少失误?

    所以就这,对于余乐来说就像单纯滑雪那么简单,真不是技巧。

    而且,人给你摆了个“断桥”,又不是隔了十米八米远,就这半米距离,反正不都是要跳起来吗?

    为什么不转圈?

    啊,不好意思啊,身体它自己就转圈了。

    余乐摊手,桥上跳过“断桥”,小意思啦。

    一个桥上跳,轻松满足了这个道具设计之初要求,设计师怕是都要抹着眼泪说上一句“终于有人找到了它正确打开方式。”

    对于余乐而言,完成这个动作太简单了,他甚至都没过脑子,身体自己就完成了动作。

    此刻他注意力都集中在下桥和“墙”前面跳台。

    要来了!

    真正难度技巧!

    滑到下半截桥末端,余乐牙根一咬,身体往上猛地一跳。

    270°落地。

    有技巧落地!

    而且整个桥面,就比孙毅多了两个技巧!

    最重要,是余乐他选择了反向落地!!

    竟然是反向落地!!

    余乐挑战倒滑过“墙”吗?

    看见余乐倒滑,落在雪坡上时候,所有业内人士都提了一口气。

    这明显是比预赛时候,增加了难度。

    不先保着底分吗?

    确定一上来就硬拼?

    就连坐在屏幕前刑世杰都蹙了一下眉。

    余乐今年说什么都要去世界赛场上转一圈,至少露个脸,后年冬奥会才有点盼头儿。

    所以这次比赛,余乐就必须要有成绩,而且还一定是排名靠前成绩。

    走这么险一招,柴明知道吗?

    视线移开了一瞬,目光穿过窗户,就看见了站在五楼,护栏上趴着柴明。

    也在十二万分地关注自家队员比赛啊。

    来不急多想,一秒钟都不到,刑世杰又将目光收了回来。

    再度落在屏幕上。

    余乐已经倒滑至跳台一半。

    眼看着就要起跳了。

    速度不错。

    应该也都做好了准备,可给我绷着一点,别出什么幺蛾子!

    在心里骂了一句,视线同时牢牢锁定余乐,看着他在半空中抛出那道抛物线。

    是一个……嗯?直体向后翻腾。

    一周吗?

    就这样。

    但下一秒,刑世杰浑身一个激灵,头发都立了起来。

    不!

    他看懂了!

    余乐要完成不仅仅是直体向后翻腾,也不是反向起跳和反向落地,他是为了完成单手撑动作!!

    这是个单手撑!!!

    顾名思义,单手撑手就一定要落在地上,只有手掌挨在了地面,才有“撑”这个动作。

    所以在余乐倒滑着朝后翻腾时候,他身体舒展开来,同时手臂也向前伸出!

    “哗”!

    厚厚手套拍在了红色圆筒状“墙”上,滑雪板带起雪雾飞扬而起,将他笼罩,潇洒身姿在半空中似乎出现了瞬间定格,然后从容飞过了那面“墙”!!

    “哦哦哦!”

    “帅炸了!”

    “屏保!现在马上我要这个动作图片。”

    “妈耶,爱上了!”

    无论是现场,还是在网络直播屏幕前观众,在这一刻全部沸腾了起来。

    太帅了吧!

    无论是飞在半空中身体姿态,还是摸上道具动作,都透着一股恣意风流般俊逸,满满潮流感像是一击重拳极大在心脏上,呼吸都好像在瞬间被剥夺了。

    继而血液上头,脸上发烫,无法控制自己动作和声音,发出自己都陌生尖叫。

    “炸裂了!!”

    “牛牛牛!!”

    国家跳水队队员们起身大喊,又蹦又跳,徐辉完全被这个动作感染,发出最大声音。

    “余乐!!!”

    有时候大喊并不需要太多字,只有两个字,却蕴藏着最饱满感情,从嘴里迸发出来时候,好像灵魂都在摇曳。

    徐辉完全想不到,这竟然是一个这么帅一项运动,看他热血澎湃,心荡不休。

    只想大叫!放声大喊!

    一周而已,余乐从容落地。

    同时也听见了好友们大喊声。

    嘴角抿了一下。

    就这难度,还好,还好啦。

    他可是练了十二年跳水,最擅长就是各种翻腾动作,一周而已,这要是重心不稳摔倒了,他这十二年就白活了好吧!

    这是余乐优势,他也很明白,也会更多地运用这个优势,为自己在比赛里夺分。

    其他人面对“墙”不敢挑战,或者保守挑战,他偏偏就别怕。

    只是翻腾动作不能满足他对自己难度要求,所以必须倒滑!所以必须单手撑!!

    手指还残留着摸上“墙”触感,那个“滚筒”里塞都是海绵,被牛皮包裹着,隔着厚厚手套传过来,是一种柔软手感。

    很满意自己在街区表现,他做到了他想要做到所有动作。

    那么下一步是……

    余乐回头看了一眼。

    是跳台。

    第一个跳台部分设计,没有正面跳台,只有左右两侧“二分之一馆”,带着天然倾斜弧度,无论选手怎么做,都注定会扣掉90°周数。

    但同样,在有了跳台角度辅助后,第一个跳台会更好看。

    选手只要在前面没有失误,最差也能够完成一个一周转体。

    至于决赛选手,完成个一周半转体都很轻松。

    余乐往左侧滑去。

    他处理右侧台能力还不够,时间太短,他确实有明显弱点,就像他翻腾厉害,转体较差一样,他有点偏科。

    但解决他“偏科”问题,是下一步事,现在在赛场上,他当然要把自己更擅长一面拿出来。

    倒滑着来到左侧雪道,控制滑雪板在跳台上滑出一个不算明显弧线。

    跳台有点窄,而且倒滑方向控制确实没有正滑轻松。

    余乐感觉到自己能够在从跳台上借到力量不多。

    但好在他也没打算在这个跳台完成难度太高动作。

    滑到跳台边缘,身体猛地脱离地面,身体被抛飞了起来。

    与此同时,余乐向后翻腾一周,同时转体一周半。

    身体紧紧起蜷着,双手抓在了同侧板外侧,这是一个双手安全抓板,又名卡车司机抓板。

    随着身体转动,视野也回到了前方,看见了自己即将落地雪坡。

    松开双手。

    将身体展开。

    双腿微微曲着,做好落地准备。

    “噗!”

    双脚与雪坡完美契合,余乐身体一矮,稳稳站住。

    倒滑起跳,旋转900,卡车司机抓板,完美落地!

    第一个跳台完成!!

    对于余乐这个级别来说,算不上太难动作,况且还有倾斜跳台辅助,又是个安全抓板,要是失误了才不应该。

    但还是换来了观众们激动地尖叫。

    他们其实并不太懂坡面障碍技巧这项运动,不过是最近宣传到位,趁着周末来看看比赛,打发周末无聊时间。

    没想到却被这项运动帅得呼吸都不畅了。

    “太酷了吧!!越到后面越强啊!”

    “这个厉害!这个要拿冠军吧!”

    不需要多了解比赛规则,只是看到目前流畅程度,还有余乐在空中完成技巧,那种优势感就已经清清楚楚。

    从孙毅开始,这个比赛观赏性一下子加强了很多。

    谁才是这个项目高手,简直就是一目了然。

    “哇,这个运动好好看。”

    “我燃了,原地爆炸!”

    “啊啊啊啊,为什么我才知道还有这比赛啊!”

    徐辉甚至都心潮澎湃地说“我算是明白余乐为什么跑来滑雪了,这运动好过瘾。”

    程文海使劲儿点头,他也喜欢滑雪,而且他们家乐儿超级厉害。

    就连一直对余乐选择滑雪,一直都想不明白丁瓒,这个时候也沉默了下来。

    余乐此时来到了第二跳台。

    很常规“三分馆”。

    不用说,中间跳台走起!

    不过前面滑这么顺,即便是余乐都不敢随便浪。

    因而这个跳台,他也保守地选择了翻腾一周,转体两周,以及一个单手摸板安全抓板。

    再一次完美挑战。

    余乐在尖叫声里落地,视线落在视野尽头最后一处跳台。

    那也是他这一轮比赛,需要挑战最后一个跳台。

    一个又宽又大,能够让每一个抵达这里选手,自由飞翔跳台。

    所以。

    要稳住!

    一定要稳住!

    前面已经这么棒了,绝对不能在最后一下摔倒。

    余乐!

    哪怕是扶雪都不可以!

    你是要去世界赛场!

    这次比赛,你一定要拿到最好名次!

    这只是你梦想,只是你知道吗?

    所以。

    这一次,一定要飞起来。

    宽大跳台像是巨人脊梁,托起余乐展翅飞翔身体,滑雪板化为他翅膀,他挥动着,猛地往上一跃!

    翻腾一周。

    转体一周……

    转体两周……

    转体三周……

    飞起来了!!

    像跃出水面鱼,长出翅膀,化成了鲲鹏。

    像离开鸟巢雏鸟,用坚硬羽毛与空气对抗。

    更像一个巨人,从蹲着姿态,徐徐站起来,仿佛顶天立地。

    1400!!

    落地!

    成功了!

    成功了!!

    余乐双眼在一阵剧烈颠簸中,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但是他知道自己站稳了!

    他完成了自己在赛场上第一个1400!!

    站住了!

    在那急速冲出视野里,余乐已经举起了他手臂,举高头顶,对准苍穹!

    “啊————”

    发出咆哮声音!!

    握拳,击打。

    “啊————”

    再挥拳。

    “啊————”

    于是他队友们,他朋友们与他一起咆哮。

    “啊————”

    掌声雷动,欢呼四起,为他尖叫,庆祝他生命中,第一次蜕变。